2025年工作计划

日期: 2025-02-04 作者: 乐鱼体育官方网页版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纵深推进的肇始元年。非常之年要有非常之为,我们一定要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全新姿态,以首战必捷、每战必胜的坚定信心,以愈战愈勇、愈行愈稳的坚定决心,积极抢抓机遇,主动迎接挑战,奋力于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全力打好收官之战,在推动“强富美高”新如皋现代化建设中深深烙下“吴窑铁军”印记!

  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习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深入落实市委全会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奋力打造“高铁小镇”重要交通枢纽,竭力做实“富民、强镇”重要发展目标,全力实施“做优特色产业、扮靓镇村环境、建强基层组织”重要发展的策略,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全年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提高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进出口总值、研发投入占比、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稳步提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稳步的增长基本同步,万元GDP单位综合能耗下降、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一、以主动靠前为常态,坚定不移攻招商、上项目,奏响经济高水平发展“协奏曲”。抢抓江海联动、“港铁”联动发展机遇,聚焦做大产业总量、优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效益,加快构建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新体系。

  全力攻坚招商引资。精准绘制“招商图谱”,统筹用好能人、企业、平台等招商模式,持续深耕上海、苏南等先进地区开展招商,努力招引一批造血型、财源型重点项目。聚焦“产业项目、科创项目、人才项目”三大重点,围绕做强做优主导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两大目标,组建复合型招引专班,全面完善考核机制,推动形成全员参与、拼搏争先的招商氛围。重点推进智能电子模组项目、思凯林四期项目、高端农用器械生产项目签约落地,确保年内新签约并注册5亿元以上项目1个、亿元以上项目4个、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个,力争外资到账500万美元。

  全速推动项目建设。积极做出响应市“突破重点项目”号召,深化项目建设“八项机制”“四项清单”,健全分管领导挂钩“专班化”机制,为项目推进提供全流程、全周期、零距离的优质服务,推动项目快签约、快审批、快开工。全力推进铭泓项目年内竣工达产,箱聚、芯尚、乾丰商业项目一季度开工,思凯林四期项目三季度开工,序时推进高铁搬迁等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确保全年新开工项目4个,竣工项目4个,转化项目不少于12个,保障非房地产建安投资提高10%以上。

  全心提升营商环境。深化南通市“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升级出台“营商环境提升2.0”版本,擦亮“吴窑无忧”营商金品牌。深入推动政务服务改革,建立涉企事项协同协作机制,梳理创建审批白名单,全面落实“限时办结”“一次办结”要求,绝不让企业和群众反复跑、多头跑。强化对建筑业走访服务,助推传统支柱产业焕发新动能,力争房地产建安投资保持高位增长,建筑业总产值平稳增长,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超33万平方米,新增建筑业入库企业2家。持续抓好惠企政策落实,强化服务意识,重点做好政、银、企三方联动,化解企业融资难题,做好人社系统对接,持续为企业输送优质人才,保障企业用工健康运行,力争全年新增新开业规上工业公司2家,规上服务业企业2家,限上企业5家。

  二、以科学技术创新为支撑,坚定不移聚资源、强载体,激活产业转型升级“强引擎”。始终把科学技术创新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突出“增量崛起”,带动“存量变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夯实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基石底盘。

  加快打造创新型企业集群。坚持围绕创新链培育产业链,推动上下游企业打造创新联合体,让企业成为创新转化的有力推动者和最大受益者。同时统筹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提质、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加快培育行业“单项冠军”“隐形冠军”。重点推进智能家居产业和AI、物联网相互契合,全力打造智能家居产业集群,推动发力、颖拓、力威等家具企业申报高企,力争高企申报19家以上,认定7家以上。

  加快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快提升省级众创空间龙游智谷质态,加强完善服务创新创业功能,提升实际专业运行水平,力争全年新增科创项目9个以上,推动赛埃孚、幻豹、亿凯等科创项目年内升规列统。深入挖掘企业科创潜力,全力搭建企业创新平台,服务思凯林、远业液压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王家风范申报省级智能示范车间,支持顺隆、江南等优质创新企业申报“专精特新”,鼓励远业液压申报国家级小巨人,逐步提升创新能级。

  加快打造超一流创新生态。完善科学技术创新机制,全面提升服务科学技术创新专业水平,健全创新激励和科技评价机制,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重点在资金、政策申报、项目报批等方面提振企业落户发展信心。扎实做好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完善覆盖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的全链条创新支持体系。打造创新人才高地,确保完成“江海英才”2个,“雉水英才”2个,储备海外人才10名,为创新能力提升提供人才保障。强化研发投入攻坚,鼓励企业持续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力争全年规上研发费用占比超3.8%,维持全市乡镇第一地位不动摇,技术合同完成登记6亿元,发明专利净增30件,进一步夯实“科创小镇”发展基础。

  三、以提升品质为抓手,坚定不移补短板、强弱项,铺设城乡融合发展“奋斗路”。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经营、高标准管理,不断提升城镇承载力,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全力以赴提升城镇品质。做精城镇规划,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如皋西站综合客运枢纽及站前路建设,全力推进大石综合产业园区拆迁及新增工业用地保障,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系统推进通台管网供水、北部工业园区燃气管道铺设、村(社区)燃气入户等工程建设,重点跟进53#地块安置房建设,着力打造建筑施工标准化星级工地,力争2025年完成交房。提升镇区形象,开展人民路大中修计划,着力打造人民路、鲁班路形象示范主街,对沿线人行道、路灯、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丰富城镇功能,加大力度招引商业综合体、环球影城等休闲娱乐项目,力争年内落户,填补全镇空白。

  全力以赴提升管理品质。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开展违章违建专项整治,对违法建设“零容忍”,实现动态“零增长”。用好路段长制,做好镇区绿化及亮化更新、破损路面修复,严格规范停车秩序,整治乱杆飞线,规范沿街商铺经营。全面提档升级环卫管理,强化道路清洁作业,全面开展撤桶设亭建设,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确保资源化利用率超80%、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着力提升住宅小区物业服务水平,重点推进华登花苑、江中名苑创建业委会或物管会试点工作,力争年内将试点成果向全镇无物业小区进行推广。

  全力以赴提升绿色品质。全面改善河道水质,纵深推进人民路两侧雨水管网疏通、改造提升达6公里以上,同时加大河道排口排放巡查力度,及时对排污口封堵溯源,确保断面水质全年达标。全方面提升大气质量,紧盯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废气排放,推进建筑工地、道路扬尘污染治理,高压做实秸秆禁烧,确保PM2.5和AQI(空气质量指数)“双控双减”,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有所提升。全面保障土壤安全,建立客土管理联防联控机制,严防不明客土入境,规范危废品、建筑垃圾处置工作,严防土地退化。

  四、以村强民富为目标,坚定不移抓基础、育特色,培厚乡村全面振兴“营养土”。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农业做优做特,把短板补齐补好,加快打造具有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重点推进高标准农田二期建设项目、206.8亩耕地占补平衡项目通过验收,保证完成粮食播种6.78万亩任务。聚焦优质农产品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农业科学技术创新等领域集中开展农业项目招商,补齐现代农业产业链短板,力争年内引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现代流通企业和新兴农业科技企业等农业项目2个以上。持续发力建设“吴窑羊肉”区域品牌,推动水蜜桃、蓝莓、草莓等创建特色品牌、绿色品牌,鼓励家庭农场、种养殖基地创建企业品牌,推出更多冲击中高端市场的拳头产品。

  加快建设宜居和美乡村。认真盘算村庄发展潜力,进一步明确村庄定位、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积极推动大石、四房等村(社区)创建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先行村。稳步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升级,加快建设“一事一议”奖补路10条,推进福寿路、建工路等5条道路提档升级,力争年内竣工验收。用好“积分制管理”“美丽庭院”等晾晒机制,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日”行动,确保户厕改造完成率100%,分散农户生活污水治理率达90%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全方面提升人居环境。

  加快实现富民增收愿景。放大“吴窑文旅嘉年华”旅游IP影响力,支持长庄、立新、大石等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观光旅游路线个。积极培育壮大强村公司、集体经济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力度支持聚威蜗牛、多绿沅葡萄等企业未来的发展,重点推进打造特色消费、体验服务、直播电商等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持续推进各村(社区)盘活村级闲置资产和沉淀资金,鼓励村村合作、村企合作,发展厂房出租、光伏安装等可持续集体收入,确保所有村(社区)平均集体经济收入超75万元。

  五、以增进福祉为宗旨,坚定不移办实事、惠民生,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解决好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全面筑牢民生保障。大力实施稳岗、减负、扩就业政策,逐步优化就业服务,推动劳动力从低技能、低薪岗位向高技能、高薪岗位转移,确保新增就业人数超240人。稳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力争实现应保尽保,城镇和乡村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99.6%以上。实时跟进动态管理,综合运用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医疗救助、人道救助等措施,确保救助精准有效。优化双拥工作体制机制,完善退伍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完善全镇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拓展运营服务模式,指导陈家睦邻点、镇级为老服务中心做好老年助餐服务,探索建设老人社区食堂,逐步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全心发展社会事业。聚力发展高质量教育,扎实推进江中小学操场升级改造等工程,放大名师工作室、集团化办学改革效应,推动吴窑教育再上新台阶。深化紧密医共体建设,进一步培育和挖掘吴窑卫生院特色优势专科,提高卫生院整体技术水平、运营服务能力。全力筑牢基本医疗屏障,持续推进初一女生首针HPV疫苗全覆盖,儿童五苗接种率达到国家标准。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百姓舞台、农家书屋等文化阵地,精心组织送戏下乡、“乐一天”等系列文化活动,充分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全力增强治理成效。坚决守牢安全生产底线,常态化开展安全检查,强化问题、隐患的排查整治,确保实现闭环管理,抓好重点行业领域监管,防范和遏制重大安全事故发生。深化综治中心联合平台创建,推进镇、村指挥中心更高效、更专业运行,发挥矛盾调解中心矛盾风险排查、初化解作用,切实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全方面推进合法性审查、行政复议、应诉工作,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持续推进信访维稳工作,抓实抓牢领导接访下访和包案化解工作,扎实开展信访积案攻坚行动,持续加快无访村创建步伐,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水利技术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