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挥舞着长臂来回吊装钢筋,运输车辆不停穿梭,实施工程人员忙着焊接、绑扎钢筋……9月20日11时,在黄藏寺水利枢纽工程(以下简称黄藏寺工程)坝顶,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在这里,黑河的水流声、祁连山的风声、机器施工声、车辆运输声、人员交谈声等各种声响此起彼伏,草原的绿、丹霞地貌的红、混凝土的灰、格桑花的五彩缤纷等各种颜色尽收眼底,构成了一幅热闹精彩、秩序井然的秋日施工动态图。
作为西北干旱区极具代表性的内陆河,黑河流域气候干燥且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为合理调配黑河中下游生态和经济社会用水、提高黑河水资源综合管理能力,自2016年至今,来自黄河设计院等单位的水利事业的建设者,在黑河之上、祁连山的峡谷之间铸造起了一座让“山不再高,路不再长”的巍峨雄坝——黄藏寺工程,践行了黄河人对黑河的庄严承诺。
从祁连县城驱车至黄藏寺,沿途高耸的群山一峰未了一峰迎,令人目不暇接,牛羊成群似云朵般漫游在雪山脚下和大草原上,悠闲惬意、野趣十足,给壮美寥廓的高原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右岸这条路是我们修建的,去黄藏寺工程只有这一条路,我们就一路走到了今天。”回望来时路,黄河设计院黄藏寺工程EPC项目部(以下简称项目部)党支部书记、经理于立新十分感慨。
如今,在祁连山深处的崇山峻岭间,红石崖1号隧洞和2号隧洞从高山腹部穿过,人员车辆经这条路往来沟通,建筑材料由这条路输送,各类信息经由它传递……这条由黄河设计院修建的路,见证了黄藏寺工程建设从起步至今的点点滴滴。
向黄藏寺工程大坝左岸望去,山上数个探洞清晰可见,这是2016年黄河设计院技术人员开展深孔钻探工作留下的痕迹。“登山难,铺设水路难,钻探工作更艰难”,每每回忆起当时的钻探工作,“难”成了勘探组长杨新燕最常提及的字眼。
左岸无路,怎样过黑河?五十多吨重的钻机设备怎样上山?乘吊笼滑行到左岸,将设备拆分成小件按顺序先后吊运到山上……项目部经历了十年的艰辛探索与艰苦实践,直面一个个挑战,克服一个个困难,一番又一番的“寒彻骨”,成就了今日“梅花扑鼻香”。
黑河的源头,在祁连山青海省门源县境内的景阳岭和祁连县境内的托勒山之间,分东西两岔,两岔在黄藏寺汇合,由此始称黑河。东岔自景阳岭以西孕育,沿途高山融雪、草甸细流汇成的八宝河,是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的“近亲”,它与黄河源头之一的大通河同宗同源,以景阳岭为分水岭。
黄河设计院与黑河正式“结缘”,始于2005年,受黑河流域管理局委托,为黄藏寺工程开展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勘测设计工作。十年后,2015年,黄河设计院被确定为该工程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单位。
黄藏寺工程是黄委直管重点工程,其建设进展始终为黄委领导所关注和重视。黄委领导祖雷鸣、岳中明多次赴工程一线,现场考察指导相关工作,主管领导徐雪红每月组织召开项目调度会,从人事、资金、管理等方面加强领导和统筹协调,为工程建设护航。
高纬度、高海拔、高寒、高地震烈度与光照强度大、昼夜温差大、蒸发量大等特殊的自然条件给工程建设带来了不小困难与挑战。
始终站在政治高度,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黄河设计院领导班子忧项目部所忧、急项目部所急,成立黄藏寺工程督办工作组,每月到现场督办工程质量、进度、安全;选优配强技术专家,全国工程勘测考察设计大师景来红、李清波等专家穿梭于前后方,对工程建设难题合力攻关,并与天津大学、中国水科院等单位积极开展合作……集全院之力,黄河设计院为工程建设提供组织、管理、技术、人才支撑画出了最大的“同心圆”。
走近黄藏寺工程EPC总承包项目部,小广场上随风摇曳的格桑花、活力四溢的向日葵引得蜜蜂流连忘返,迎风傲立的数面旗帜令人肃然起敬。一面面旗帜,俨然是项目部全体成员的象征,他们不远数千里,跨越山川河湖,选择并坚守在黄藏寺工程,用精湛的业务能力和一流的技术水准,唱响了一曲黄河设计人的祁连山壮歌。
自2015年该工程可研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以来,设计者和建设者审慎严谨,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砂浆抗冻性能测试等试验做了一遍又一遍,大坝保温与辅助防渗设计的具体方案比选论证了一次又一次,与分包实施工程单位结合现场实际讨论技术难题,实施工程的方案改了一稿又一稿,各参建单位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为工程建设顺利进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就近取材,从黑河河滩挖取砂石骨料。根据技术方面的要求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并对混凝土试块硬度、抗渗等级等指标进行仔细的检测,确保生产质量。”8月21日,在施工现场,负责混凝土相关工作的项目副经理林新平介绍。
黄藏寺工程使用了约74万立方米混凝土,林新平见证了从骨料取材,到浇筑第1方混凝土,直至浇筑完成的全部历程。
在高海拔、光照强、温差大的祁连山建设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温控防裂是施工关键技术。“在夏天降温保湿,通过风冷、水冷方式降低混凝土出机口温度,同时运送过程中采用遮阳棚、喷雾保湿,加快浇筑速度;在冬季保温防护,提高混凝土出机口温度,运输、浇筑过程通过包裹橡塑海绵等方法来保温。同时,随时与现场沟通协调,确保混凝土供应与现场需求相匹配。”林新平介绍。
深处祁连山腹地,黄藏寺工程区约有19条断层带,坝址区有9个堆积体及滑坡体,减小外界复杂条件对液压启闭机设备正常运行的影响,黄河设计院考虑环保、经济等因素,创新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提高设备正常运行的可靠性;采用气泡法扰动闸门前区域水流阻止结冰,通过加热保温措施,确保冬季启闭机正常运行;数字赋能,通过监测自动化系统,实现对变形、渗流、应力应变等监测项目实时管理、分析和处理,引入企业级多项目管理版本数字总包“4.0”系统、碾压混凝土大坝全过程防裂智能温控系统、碾压混凝土大坝建设过程智能监控系统等数字技术应用,使工程建设管理高效科学。
8月22日上午,黄藏寺坝顶,左岸山体正进行山体变形钢爬梯监测便道施工,大坝上预制梁架设施工与厂房施工等工作同时进行……黄藏寺工程项目施工场地狭窄,机械布置紧密,有限的作业空间上,人、机、物等实体目标繁杂,施工全套工艺流程复杂,工序衔接紧密且转换频繁,各类实体交叉作业普遍,动态交互不断,安全风险管控难度大,如何让各项工作互不影响、顺利推进,考验着项目部的现场管理能力。
规范佩戴的安全帽、一身工装、手拎公文包,这个来回在工区各处穿梭的身影,就是分管现场施工管理工作的项目部副经理王飞。“每天项目部开晨会,根据现场情况,明确各个工作面的工序,分管现场工作的人员在现场督促并及时反馈、处置各项问题。”王飞说。参与工程建设六年来,王飞的敬业与专业有目共睹。“要找王飞,就去现场找那个晒得最黑的人。”同志们玩笑说。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黄藏寺工程的变化与成长,项目部所有人都是亲历者、推动者、守护者。
“2016年刚来项目的时候,对大坝和建大坝没有具体概念,几年来,我见证了大坝从无到有的过程。”谈及对大坝的感受,项目部驾驶员柴新朋说。
这一天,随着最后一仓混凝土浇筑完成,黄藏寺大坝3号坝段上游侧牛腿部位2631米高程收仓,最大坝高123米的大坝全面封顶,标志着工程主体基本完工,下闸蓄水已指日可待。
“几年前,建拌合站的时候总担心它不够坚固结实,现在它们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正陆续被拆掉。”随着大坝浇筑完结,看着前方陆续被拆除的“功成身退”的混凝土拌合站,于立新眼中泛起了泪光。
作为项目部党支部书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于立新总是时刻冲锋在前。在他的办公桌上,《滑坡灾害评价及其治理优化决策新方法》《项目部岗位工作职责与考核精细化管理》《施工现场常见违章事故案例手册》等工具书、资料手册与血压计放置在同一侧,办公室四面墙上挂满了他绘制的进度表、施工图纸等,每一张都用不一样的颜色的马克笔标示了进展情况,而在一旁的书柜里,数十本工作日志完整记录了这位年近六旬的水利人到黄藏寺工程后开展的每一项工作。
在于立新和党员同志的示范带动下,项目部党支部以学习为基础,夯实党建工作并为业务赋能,形成了支部班子强、党员队伍强、作用发挥强的党支部,“党建+工地”不断走向深入,项目部党支部已成为了党旗高高飘扬的战斗堡垒。
趁着午餐间隙与年幼的孩子视频后会心一笑,随即又投入工作,是项目部副经理吴增光的日常。像吴增光一样,应洋沫自2016年7月毕业后就来到了黄藏寺,噪声预防、生活垃圾及建筑废料处理、生活和生产废水处置、扬尘问题处理等繁忙琐碎的工作于他而言已得心应手。关心关爱项目部成员,负责采购等工作的马亚红将每位同志的饮食偏好默默记在心里,为团队提供美味可口的三餐,被年轻成员亲切称为“马大姐”。在项目总工贾超等领导班子成员的“传帮带”下,郑宏杰、高坡等新入职的毕业生快速成长,成为独当一面的岗位能手。
这支优秀、专业、负责、团结的团队赢得了参建各方的高度认可。“黄河设计院十分支持我们实施工程单位的工作,我们是一个团队,双方互相配合、集思广益,圆梦黄藏寺是我们共同的目标。”该项目分包实施工程单位、中国电建十一局黄藏寺项目安全总监朱江旭说。
黄藏寺工程浇筑的74万立方米混凝土,集合了项目法人黑河黄藏寺工程建管中心,总承包单位黄河设计院,实施工程单位中国电建三局、十一局,监理单位河南明珠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等全体参建单位的心血与智慧,更是由来自甘肃、青海、四川、河南等地的建设者用一方方土石、一颗颗螺丝钉、一滴滴汗水铸成的,每一名参建人员,都是“最可爱的人”。
保障建设者的合法权益,项目部设立了农民工工资发放专用账户,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同时,在工区张贴安全提示、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进班组”培训活动,提升安全意识,还时常为实施工程人员送去瓜果、医药包等物资,以真心、真情、真行动全方位保障实施工程人员的权益。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提供志愿服务也是项目部长时间坚持的工作之一。向“大后方”黄河设计院全体职工发出爱心捐赠倡议,图书、文具、玩具等物品纷纷送到了黄藏寺村孩子们的手中……
大坝挡水后,黄藏寺工程怎么样才可以永蓄一库清水,北走千里入居延?地质灾害处理、污染源防治等等,生态环境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行百里者半九十,新的目标在召唤。我们期待,黄河设计院黄藏寺工程EPC项目部续写新的篇章。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