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承”匠心筑精品丨护得安澜惠闽粤

日期: 2025-03-20 作者: 乐鱼平台登录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发挥正面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市纪委监委联合市融媒体中心开设,对闽西大地古代及近现代工程领域的“精品工程”进行深度报道,深入挖掘和展示其蕴含的工匠精神、质量精神、文化价值、廉洁因子等丰富内涵,引导各级各部门以实事求是、极端负责的精神作风,在工程建设项目一线打造一个个“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洁工程”,凝聚起高水平发展的强大动力,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龙岩实践担当作为贡献力量。今天推出报道

  拦江筑坝,高峡平湖,一座大型水库电站,将滚滚江水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电能,造福沿线百姓,点亮千家万户。

  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闽西当年投资最大的一个电力项目,也是国内首个整体达标投产的水电工程,更是获评了中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最高荣誉奖“鲁班奖”。

  它就是坐落于汀江下游永定峰市的棉花滩水电站。它的建成投产,是我国水电工程建设史上的又一块里程碑,在国家水利电力建设管理中具备极其重大意义,标志着我国水电工程质量管理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汀江,是闽西客家人的母亲河,它一路奔涌向南,跨省流至广东,汇入南海。古志记载,汀江险滩众多,其中因“乱石满江,激浪似棉花铺地”而得名的永定峰市棉花滩峡谷而闻名遐迩,古时航运行船至此,需中转走陆路。

  棉花滩峡谷,毗邻广东省,地势险要,如何变“劣势”为“优势”,成为数代闽西老区人民的梦想。上世纪50年代,作为反哺老区、造福人民的重要工程—棉花滩(汀江)电站赫然出现在国家“一五”计划中。

  1958年,国家重点项目棉花滩水电工程真正开始启动。然而,一年后因种种原因,工程在控制基建规模时下马。此后,为了工程尽快上马,众多闽西籍开国将军、老同志为此奔走呼吁。

  据《闽山闽水物华新》记载,“棉花滩水电站是国家‘九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全省重中之重工程,为福建省第二大水电站。棉花滩水电站的建设,倾注了习的心血。1996年至2001年,他先后四次到项目现场调研、考察,对项目前期工作、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库区移民安置及出路等给予具体指导。”

  到福建省委工作后,习同志下基层的第一站就选在革命老区闽西。1996年5月2日至7日,他深入永定、长汀、上杭和龙岩(今新罗区)等四个县(市)开展调查研究。其间,他前往棉花滩水电站坝址调研国家重点工程前期工作情况。

  1998年,工程概算投资49亿元的棉花滩水电站正式开工,装机容量60万千瓦,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航运、水产养殖功能。

  浩荡汀江浪花翻滚,建设工地热火朝天,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队伍汇聚于此,夜以继日奋战,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大坝基础开挖、当年截流、当年大坝浇筑的突破性进展。4台15万千瓦机组“一年四投”,创下了当时全国先进水平。

  提及项目建设往事,现定居于福州的棉花滩水电公司原总经理刘亨铭至今仍激动不已。“党和国家对老区的关心支持,是项目上马并迅速建成的重要原因。从项目前期到建设阶段,再到建成投产,习‘四进棉花滩’,全过程、全周期关心支持项目,尤其是在2001年,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先后两次来到棉花滩,这是棉花滩和闽西的福气!”

  工程重启的来之不易,建设者们自然倍加珍惜,在建设过程中除了“精”和“快”,大家还非常“抠”,秉持“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理念,在各方面精打细算。从方案设计到设备采购、生活设施建设等都一直在优化,甚至在职工上下班问题上也精打细算,就是要尽量节约成本。

  2001年12月9日,棉花滩水电站全面建成并投产发电,比原计划提前了整整一年多时间,还节省了10亿元资金,成为中国新世纪投产的第一个大型水电项目。

  站在伟岸挺拔的棉花滩水电站大坝前,可见两边悬崖峭壁,但大坝巍然屹立,犹如一道守护闽粤人民的坚固屏障,不由让人心生景仰。

  这一水电工程如何可成为典范?时任公司工程部项目控制员陈志鹏介绍,该工程是国内实施《水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2001年)》的第一个试点项目。当年,为保证工程目标和工程质量,棉花滩水电公司精心组织、精心施工,在合同制定、设备引进、工程建设等方面均采用高标准,工程建设中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监理。该工程率先在工程管理体制上贯彻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建设监理和招标承包制、合同管理制。公司按现代企业制度运作,采用小公司、大监理、合同委托制的模式组织工程管理。

  “你看那里!”陈志鹏指着电站中央控制室方向,“那堵挡墙,曾因为浇筑的混凝土质量不合格,被我们要求返工,施工方停顿整改了一个月。”为了赶工,他们很多个夜晚都在工地组织验收。

  时任公司合同部的主管张祖铭回忆,工程建设项目采用招标发包,从技术加经济角度优选报价合理的实施工程单位或制造厂商。“利用亚洲开发银行外资采购的永久机电设施和施工材料,我们通过国际招标,尽可能选择国内厂家或在国内的中外合资企业中标,以节省进口环节的税赋控制投资。”

  在设备引进上,公司则采用驻厂监造办法。“设备一旦确定,我们就派人驻厂跟踪,监督每个生产环节,适时测量数据,严把出厂关。”邱昌林是公司原设备供应部工作人员,他清楚地记得一台液压启闭机的出厂验收,“精度误差不到零点零几毫米,和一根头发丝一样。”为了确认和保证质量,他要求厂家临时制定试验方案。“厂家在密封上做了改进,并通过了24小时耐压测试,我们才予接收。”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公司还聘请了电力部水规总院和参加水口电站工程建设的高级技术管理专家作咨询,及时帮助解决施工中出现的新问题。在组织施工中,鼓励设计、施工各单位使用先进的技术成果和优化施工组织设计。

  2002年8月,棉花滩水电站顺利通过达标投产复检,成为原国家电力公司首家水电达标投产工程,它以卓越的质量获得业内广泛认可。《中国电力报》头版头条专题报道,号召公司系统学习棉花滩经验。

  棉花滩水电站的成功建成,不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建设者们战天斗地、团结一致、精益求精精神的体现。2003年棉花滩水电站荣获“鲁班奖”,成为中国建筑工程质量标杆。

  棉花滩水电站建成后,不仅提供了稳定的电力供应,还明显提升了汀江流域防洪能力,成为闽粤两省沿线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的“守护者”。

  在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茶阳镇,汀江下游居民对洪水的记忆依然深刻。1996年8月8日,汀江洪水警戒水位达到57.8米,许多房屋被淹至三楼,居民生命和财产受到严重威胁。茶阳镇“十洪九淹”历史,长期困扰着当地百姓。

  数据显示,自电站建成以来,汀江流域茶阳镇的水文标尺再未超过54米,洪水灾害发生频率和强度明显降低。2024年6月,闽粤交界山区突遇百年一遇特大暴雨,汀江洪峰流量在短短10小时内从每秒1180立方米暴涨至9860立方米。然而,棉花滩水库成功拦蓄3.42亿立方米洪水,将超百年一遇的洪水削减至五年一遇程度,极大地降低了沿线地区的损失。

  在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茶阳镇万川路56号的一面墙上,有一把标着清晰刻度的水文标尺,记录了1996年以来的每一次大洪水

  “如果没有棉花滩水电站的削峰作用,梅州市将面临超历史超高水位的威胁,大埔县防洪墙将全部过水,整个县城将被淹。”广东省水利厅防御处副处长武海峰说。

  在应对极端气候方面,棉花滩水电站同样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2021年,汀江流域遭遇60年来特大干旱,棉花滩水电站累计向下游补水6亿立方米,保障了500多万亩农田灌溉和居民生活用水需求。

  冬日暖阳,龙湖波光粼粼,20多年来龙湖越变越美,先后获评国家水利风景区、中国钓鱼运动基地等

  造福老区、反哺老区,它的建成,对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闽西革命老区乃至全省的经济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从建成投产至2024年11月,棉花滩水电站共完成发电量389.70亿度、缴纳税费38.77亿元。

  望来路,成绩瞩目;向新程,使命催人奋进。随着闽粤两省“汀江-韩江水运新航道”项目的不断推进,相信位于汀江流域末端的棉花滩水电站必将在传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并将作为加强粤闽合作发展的重要一员,在加快推进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方面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继续为加快闽西革命老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示范区建设作出贡献。


水利技术相关文章